我的曲靖,我的梦丨魏松曲靖日报掌上曲靖

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70929/5733259.html

我是土生土长的曲靖人,从我的曾祖父到我的女儿,我们五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不少故事。这些故事承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,也一路见证了曲靖的发展和变化。从这些我听看、看到和感受到的发展和变化,从我这个普通的曲靖老百姓的视角出发,就能得出一个结论:我和家人之所以能一步步迈上幸福的康庄大道,除了我们每代人都胸怀梦想并付出实际行动外,更得益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。

曾祖父·抗战

年,日军发动“七七事变”,全面侵华战争爆发。

8月,中国共产党在洛川冯家村召开第六届政治局扩大会议。不久,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便传遍中国的各个角落。和无数热血青年一样,曾祖父告别妻儿老小,毅然报名参军,保家卫国。

没有谁能说得清曾祖父他们一共和鬼子打了多少次仗,没有谁能说得清曾祖父他们一共杀死了多少鬼子,没有谁能说得清曾祖父是在哪场战役中牺牲的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曾祖父是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华民族而献出了宝贵的青春。和无数无名烈士一样,沉睡在中华大地的某一片土地之下。

正是因为有了曾祖父和像曾祖父一样的英雄儿女,才让更多的父老乡亲免遭日军的屠杀,中华民族才赢得了十四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。

虽然,至今也不知道曾祖父究竟牺牲在什么地方,也许再也不可能知道了。但是,他是我们全家人的自豪和榜样,永远活在每个人的心中。

祖父·解放

年2月24日,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宣布,包括曲靖在内的云南全境获得解放。祖父和乡亲们唱呀跳呀,在政府门前载歌载舞。大家是打心眼里高兴,在旧社会给地主当牛做马,转眼间翻身解放成了新中国的主人,谁也不曾想到呀。此刻,只有舞蹈才能表达每个人的喜悦之情,只有歌声才能抒发每个人的感恩之心。

曲靖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,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。无数人和祖父一样,世世代代受着地主的压迫,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。现在好了,不但不会再受到欺负,而且家家户户还分到了土地,有了自己的田。

回想解放前,祖父和大伙起早贪黑,在田里辛辛苦苦。一年下来,却没有一粒粮食是自己的,全部要交到地主的手里,而祖父和大伙却常年忍饥挨饿,食不果腹。不仅如此,一旦有人生病,没人出钱请大夫来看病不说,而且还要和平常一样下田干活,不能休息,得不到任何照顾,最后就活生生病死!

和旧社会相比,祖父感觉现在简直就是在天国生活,太幸福啦!感谢解放军、感谢共产党,他们对曲靖百姓的恩情大于天,这份大恩大德一辈子也不能忘!

祖父走向属于自己的那块田地。他在田头久久地站着,尽情地呼吸着泥土特有的芬香。祖父脱掉鞋子,赤脚走进田里。松软的泥土将祖父的脚趾包裹起来,那一刻,一种奇异的感觉传遍祖父的全身。祖父感觉到那分明是一股暖流。

祖父慢慢蹲下来,捧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嗅着。两行热泪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。哭着哭着,他笑了。笑着笑着,他又哭了。

祖父在内心大喊:我有自己的田地啦!我自由啦!

父亲·乡村

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父亲,从小就是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的,特别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事迹深深感染着他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参军入伍、保家卫国的种子就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生根、发芽。

当那粒种子终于成为一株参天大树时,父亲已长成一个壮实、魁梧的青年小伙子。

现在,父亲终于可以实现多年来的梦想了。当父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祖父时,祖父一口答应。祖父对父亲说:“好样的,不愧是我的儿子。原来是人家爬冰卧雪地保护咱,现在,该咱们披挂上阵保护人家了。”父亲郑重地点点头。

于是,在那个雾霭沉沉的早晨,父亲吃过祖父亲手做好的早餐,打点好行囊,在祖父的注视中一步步走出村头。当父亲的身影已消失不见时,祖父仍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。

父亲在部队里吃苦耐劳、踏实勤勉,很受领导器重。当兵第一年就被评为“优秀士兵”,第二年又光荣入党,之后又立功受奖。政府敲锣打鼓把父亲的奖章递到祖父的手里。

那一天,我家门前好不热闹,祖父心里好不骄傲。

等父亲从部队复员,就成了乡亲们的主心骨,被推选为大队支书。父亲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殷切期望,就把全部的激情和力量投入到农村的生产建设当中去。父亲带领大伙加固堤坝、修渠引水、开垦荒地、植树种林。家乡的环境越来越好,面貌日新月异。

父亲深知知识的重要性,一直渴望能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个良好的读书和学习环境。只是,现实条件根本达不到要求,不但学校的教室年久失修,经常“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”,就连凳子都要孩子们自带,课本也奇缺,孩子们手里的“课本”都是从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一字一句地抄下来的。

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,父亲毅然决定站到了讲台上,以民办教师的身份,给孩子们当起了老师。一支粉笔、两袖清风、三尺讲台、四季寒暑……就这样,父亲在乡村教育的事业上,默默奋斗了半辈子。等国家落实统一政策,民办转公办时,他已经两鬓斑白,垂垂老矣。

我·都市

我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,天生就有一股子闯劲。大学毕业后,我就在心中为自己规划了一个美丽的都市梦。

就这样,我毅然背起背包,和很多有梦想的青年一样,孤身一人踏上去往深圳的火车,去追寻渴望已久的都市梦。

正应了那句话: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”无数和我一样被推向市场大潮的应届毕业生,在人才市场里如过江之鲫,充斥于南方都市的大街小巷。正所谓僧多粥少,别说专业对口,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都不容易。
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冰冷的现实面前打起了退堂鼓,在一次次碰壁之后,选择了退却和逃避,最终消失于人潮中,迷失了方向。

我始终咬紧牙关,不断给自己打气,暗暗发誓,不干出一番成绩来绝不回家。我冷静下来,认真分析自己的现实处境,最后决定先就业再择业,从底层做起。就这样,我入职一家玩具厂,成了一名普通的流水线作业员。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,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,时刻牢记对自己许下的诺言:我要住到曲靖城中心去!有了这个信念,我每天工作起来都精神充沛、任劳任怨。

我的工作质量,得到工友和领班的认可;我的工作态度,也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我一步一个脚印,一步一个台阶,从普工到助拉,再到组长、车间主任、技术经理直至副厂长……

此时的曲靖,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,城乡面貌已焕然一新,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大发展,取得了不俗的成绩,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。

我经过反复考虑,最后决定从公司辞工,回到生我养我的曲靖,我要利用自己多年来的技术和经验,自主创业,要在这块热土上掀开自己新的人生篇章,要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全部奉献给曲靖。

说干就干,我注册成立一家企业,招募工人,开动设备投入生产。当第一批合格的成品被装车发货时,我无法压制自己强烈的情感,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

通过20年的不懈努力,我终于实现了多年来的都市梦:在曲靖中心区域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现房,把家人也接了过来。站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,我回首往事,心潮澎湃。

最令我激动的是,年近半百的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,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。当初,是在父亲的鼓励下,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说实话,当时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——我是一名私营企业主,这样的身份,党组织会接纳我吗?

然而,事实证明,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。党看重我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和乐善好施的品质,在员工和身边人中有口皆碑,完全具备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。

当我面对鲜艳的党旗,举起右手,庄严地宣誓时,再次流下激动的泪水。

20年前,我为了梦想离开了家乡;20年后,我同样是为了梦想回到家乡。不论是当年的离开还是今日的归来,曲靖的一草一木已经在我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,不论走到哪里,曲靖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。我永远都是曲靖的儿女,愿意为了曲靖的明天奋斗不止。

女儿·小康

女儿是90后,本科毕业又读了研究生,按说应该是全家最聪明的人。但事实上,她读书读成了书呆子,理想主义十足,爱认死理,脾气倔得几头牛都拉不回来。

这不,放着好好的私企工作不做,偏偏要到最偏远贫穷的农村工作,说要支援乡村建设,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。

听到她的想法,我的鼻子差点被气歪了。我辛辛苦苦半辈子,好不容易把她从农村带到城市里生活,她倒好,轻飘飘的两句话就让我这么多年来的努力白费了——她要回农村,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?她也不掂量掂量自己,一个黄毛丫头带领大家脱贫致富?简直是笑话!

不行!坚决不行!

我听不进去她的任何解释,对她的一再请求也置之不理:说不行就是不行!

没想到,她居然跟着几个朋友偷跑了出去,来个不辞而别!只给我发了条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zn/3090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